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从作文教学中看想象力的培养:如何通过想象力提升写作水平

    相传,从前有一场绘画比赛,画题是一首“踏花归来,马蹄香扑鼻”的诗。大多数画家都尽力在地上画出美丽或凄凉的落花,然后画一个骑着马、举着鞭子的人。只有一个画家只画了一匹马,然后在马蹄旁画了几只飞舞的蝴蝶。这幅画被公认为是鹤立鸡群的杰作。它之所以获胜,主要是因为它立意高远,言辞丰富,寓意无穷,引人无限遐想。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——想象力。它赢得了大家的青睐,因为它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。写作也是如此。如果你的语言巧妙、构思巧妙、想象力丰富,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,那么这篇文章自然会引人注目。想象力是构图的生命力。它不仅能解决“写什么”的问题,还能解决“怎么写”的问题。也就是说,它不仅影响我们选材,还影响策划、布局、结构、写作。一旦学生有了想象力,他们就能如鱼得水。想象力对于作文具有重要意义。因此,作为语文教师,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,把“想象力”这根魔杖放在他们手中,教他们使用,最终让他们“点石成金”。想象力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“康庄大道”。

    1.问他清楚吗?来到生命之水的源头——发挥你的想象力,打磨生命的材质。

    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贫乏,内容空洞,缺乏想象力和可读性。以讴歌老师在北京举办的初中生征文比赛为例。 80%的学生在作文最后写道,老师积劳成疾,死在讲台前。类似的文章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汗颜。我想,这不仅与我们忽视给他们一定的感受和想象的空间,一味地推崇他们模仿的杰作有关,更重要的是,还与他们缺乏感知世界的心智和他们的思想有关。无法从生活中发现、积累和选择材料。就会出现今天“大家长得都一样”的尴尬局面。

   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。写出一篇好的作文,必须广泛接触生活,细心观察生活,细心体验生活,深入思考生活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。但需要强调的是:单纯照搬现实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。毕竟,生活再美好,总会有一些琐碎单调的事情,一些无意义的琐事和低级庸俗的品味。因此,学生要学会选材,收集和挑选生活中出现的零散的经验、理想、观点等片段,将它们连接起来,形成新的形象,呈现那些被忽视、抹杀、浪费的美好事物。而本质上,这个过程是想象力积极参与的过程。通过想象的加工和打磨,我们可以将我们观察到的、思考的、感受到的图像表达得淋漓尽致、感人至深,并用在合适的地方。只有做一个有思想的人,感受生活的多彩,感受人性的真善美,心中有痛苦的经历,有快乐的经历,才能“心中有山”,“写出千言万语”。 ”;只有借助想象力,我们才能写出彼此无关的单词。只有将人、事、物连接起来,精心加工生活的素材,完成新形象的创作,才能谱写出令人震惊的杰作。例如,常用“蜡烛、春蚕、春雨”来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,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。必须说,这里没有想象力。

    生活中的创意作文素材_给生活创造趣味作文素材_创意生活作文

    另一个例子是一枚硬币掉到地上。如果只是一个二维叙事:“一枚硬币掉在地上,发出‘叮咚’的声音。”就会显得非常的平淡无奇。但如果加上想象力,那就大不一样了——“有一枚小硬币从桌子上滚下来,落在地上叮当作响,就像一个顽皮的洋娃娃。”后者描写得惟妙惟肖,充满了人生体验的魅力。它能让读者身临其境,仿佛亲眼所见。因此,用想象力打磨生活素材,才能让构图熠熠生辉。想象力可以化腐朽为神奇,使语言活起来,写春秋。

    2、在这夜曲里闻柳色,谁也忘不了故乡的爱——用音乐激活想象的翅膀。

   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音乐,可以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,创造良好的审美环境和审美意境,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书面作品的理解和审美能力,挖掘其中蕴含的“留白之美”,丰富他们的想象力。 ,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,拓宽他们的思维和写作思路,写出优美而真诚的文章。

    在教授《你一定会听到》后,学生们学习了作者“用语言描述声音图像”的写作方法。我演奏了著名的扬琴歌曲《雨打芭蕉》。音乐优美、悠扬,让人如痴如醉。想着想着,我仿佛浮现出一幅黄昏时细雨轻轻打在芭蕉上的动人画面。学生跟随音乐,用心感受,陶醉其中。他们逐渐进入了良好的状态,文学思想也随之水涨船高。很快他们就能流利地写出500到600字的作文。新课标倡导的这种“寓教于乐”的教学活动,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、拓展了视野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了写作的灵感,真正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。我是出于情感而写作,因而更加热爱写作。 “听到一首歌就会感动,一感动就不再写。”

    生活中的创意作文素材_给生活创造趣味作文素材_创意生活作文

    3、迎着东风,容易认出春天始终是春天。适当的评价培育想象力的“树苗”。

    俗话说:“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‘哈姆雷特’”。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存在差异。因此,在作文教学中,我们不应该刻意给学生标准化的写作模式和固定的内容套路。我们不应该完全否认他们所写的内容。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评价,及时肯定和赞扬他们好的一面,正确引导需要改进的部分,不要把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萌芽的想象力扼杀在摇篮里。

    记得读过一篇文章,叫《弯弯的月亮》,里面给我们讲了一个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的故事。文章称:作者上小学时,有一天,她的语文老师在上《月亮》课,问同学,弯弯的月亮除了船之外是什么样子。有的同学说像镰刀,有的说像眉毛…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。这时候,就轮到小作者了。她自信地说:“就像奶奶院子里的豆子一样。”但没想到,她却遭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拒绝,还被老师批评为故意惹事生非。这深深地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。庆幸的是,作者并不是轻易放弃的人。长大后,她也当了一名语文老师,遇到了一个学生,他说月亮像豆子。但她并没有像语文老师那样对待她,而是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,保护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后来,这位受到表扬的学生成为了一名作家。她写信给老师表示感谢老师对她“豆月”的认可。文章讲的是两位老师,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他们对学生的影响。这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位老师意味深长的点评:“答案丰富多彩,你不能只说别人说过的话,你必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新想法。”是的,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固守过去。如果学生的回答是合理的,即使不符合传统,也应该有选择性地肯定。

    我们要告诉学生,“水”可以“热闹”,“路”可以“自信地伸向路”,“溪流”可以变得更加“欢快”,“雪融化”不仅仅是“水”,也是“春天”!事实上,看似无理取闹的答案,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震撼力。你知道——“春天永远是春天”!适当的评价可以潜移默化地温暖学生的身心,培养他们内心“想象力”树苗的成长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点。

    4.熟悉300首唐诗,即使不会作词也能背诵——提供更多练习机会,激发想象力。

    为了让学生能够使用它,他们必须经常使用它。换句话说,必须为学生提供很多表达想象力的平台。因此,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,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。比如写一些扩展、缩写、重写等类型的作文,让学生经常动脑,不断开拓想象思维。增强想象力的另一种方法是写富有想象力的作品。给学生一个情景,例如: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,你会做什么?这种富有想象力的作文具有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,学生的思维可以无限拓展,可以在想象的王国里自由遨游。经常进行想象力作文训练,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,提高写作能力,培养创新精神。但需要向学生强调以下几点:(1)想象必须合理。 (2)想象力要丰富。 (3)想象力必须集中。不要乱写乱写。

    事实上,在写作过程中,想象随时都会出现。我们的选材、策划、布局、结构、写作都需要想象力。如果在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它,多思考如何开始、如何发展、如何结束等一系列问题,相信我们会逐渐感受到想象的脉搏,越写越多,组合物将更加“美味”。

    发挥想象力,当我们看到雪花时,我们会想到北方的冬天;当我们看到风云的变化时,我们可以想到人类社会;当我们看到风云的变化时,我们可以想到人类社会。当我们听到田野里的歌声时,我们就会想到农民的收获……从这里到那里,从事到人,从自己到他人,思维变得活跃而广阔。

    生活中的创意作文素材_给生活创造趣味作文素材_创意生活作文

    总之,想象力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。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:“想象力就是创造”。创新才能与时俱进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,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。

    艾青说,有了想象力,他可以“给思想插上翅膀,给感情插上衣服,给声音插上色彩,让声音给色彩,把路过的东西凝聚起来。”

    〖参考:

    《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遨游》(选自《走进课堂——初中语文》2004年1月)

    《让音乐走进作曲课堂》(选自《写作教学与研究》2007年3月)

    《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路在何方》(摘自《语文教学与研究》2008年1月)

    “作文教学出了什么问题?” (摘自《人民教育》2008年第5期)』

    兔八哥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uanrida.com/html/tiyuwenda/9441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